5月底又去了一次鼓浪屿的故宫外国文物馆。如今进厦门岛内的动车不太有,通常只能到厦门北,从家里到火车站通常要45分钟,加上等车排队需要的提前量至少要半小时,在动车上的时间其实只有25分钟,然后从厦门北到邮轮码头坐地铁差不多需要50分钟,不算排队从开船到靠岸居然需要30分钟。和人讲起来,大家都表示厦门岛到鼓浪屿明明很近,我特意看了下地图,邮轮码头到鼓浪屿的距离比起原本的轮渡到鼓浪屿距离差不多是5倍有余。回程的时候算了一下,花在路上的单程时间差不多是4.5小时,想想就觉得离谱——从我家到目的地直线距离明明50公里都不到,比我上班地点还近。真是不得不深深地怀疑如今的交通真的有变好吗?我记得过去做长途汽车一共也只需要2.5个小时

在船上的时候,又想了想水体反光线差异的问题。除了之前考虑的风的差异,又观察到在船经过的区域后面,即使过了2,3分钟,也会是一片较为平静的区域。船体阻碍了水面波的通过,同时像是熨斗一样把经过的水体抹平。这个区域的水波频率似乎因此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低于周围。低频的区域的形状大体上也还是会随着时间发生一定的形变。感觉这可能足够解释多数水体高光区域差异的缘由,不过我还需要更多一些的观察。总觉得流体有趣神奇又无处不在,但是人类对流体的认识真是超乎想象地有限。前几天看到一篇公众号讲目前人类对水跃的形成机理居然依旧没有共识性的解释。。流体相关的研究基本依赖于数值计算。这种方式得到的结果通常很难给出直观或有价值的理解。关于微分方程的研究大抵上也都很无趣。总是在想复杂东西的背后有没有可能存在让问题变得简单的对偶,或者不变量呢。当然我其实没有任何具体的想法(真是令人沮丧)

因为已经去过一次外国文物馆,虽然是因为大规模换展的关系,才打算来第二次,差不多有50%的展品是之前见过的,所以就游玩的体验来说远不如第一次。不过即使如此我依然是那一整天里整个博物馆看展看得最慢的人。我很奇怪为什么多数人都非常走马观花(在一个展品上的停留时间不超过3秒)。比如一个日本的黑漆金粉盒,至少5个面都是有图案的,并且各不相同,可是我没看到一个人蹲下去看一眼侧面的图案。博物馆里的展品解说词通常都很无聊,但通过对展品局部细节的描述通常能够引导观展者的视线。我觉得如果不知道应该看些什么,可以试着像写记叙文那样试着在脑海里描写一件展品。多数人的观展状态事后写作文的话,基本连一件展品的一丁点描写都写不出。观察之后再试着提出一些问题,有了问题很多事情就会开始变得有趣~

51假期之后开始进行健身,基本3个星期之后效果就很明显,脸瘦了肚子也基本消了,上周因为打疫苗,端午假期以及其他杂事,一星期只锻炼了两天结果肚子又很快大了一点点囧,这也太难了。虽然做了两天运动似乎又减下去了_(:з」∠)_也差不多是51之后开始练英语对比起来,感觉没什么进步,想起来就有点难过哎。昨天想起这些一整天心情都好差。

最近的网络环境真的越来越差。偶尔也会想应该搞个没有社交功能的书影音的网站,然后普通用户使用类似长毛象那样的分布式方式接入这个书影音网站。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接口读取书影音网站的数据在本地服务器进行评分和存储。这些分布式网站上,用户可以有独立的个人页面,页面上有不同的模块,用于展示来自其他网站的信息,比如自己的书影音收藏,blog文章一类的东西。并且用户随时可以将数据进行导入,导出和更换服务器。用户创造的数据应该是属于用户的。目前的长毛象其实即便有雏形了,可是缺乏一个个人页面的外界数据展示方面的功能,少了扩展性。
唯一需要考虑一下的是分布式服务器上用户数据计入那个独立的书影音网站的标准,原则上当然是没标准最好,但是这种情况肯定会让水军肆虐。类似的思路也可以设计出各种论坛网站,然后通过长毛象这样的分布式方式将用户接入。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我肯定没法亲自去写这么一个东西_(:з」∠)_各种成本对我来说都太高了哎。

已经是6月,工作上的事情也开始多起来了,感觉每天都有点累。今年因为有微信读书的缘故,很多碎片时间都能利用起来,看的书已经远比工作之后的前几年高了不少,还算不错。晚上的时间学习或者玩游戏穿插着,倒也不算堕落,夏令时里经常觉得晚上的时间非常不够用(过得太快)端午节里去理发,骑自行车的过程感觉还蛮愉快的。我不太清楚这种愉悦感是怎么产生的,比如微风轻轻地吹着确实蛮舒服,但是骑电动车的时候一样也有,但是骑电动车似乎不如自行车让我感觉愉悦。突然回忆起骑着自行车在街上闲逛的日子,因为台风突然停课的日子,但是为了出去玩没有告诉家里人,依旧按照上课时间出门,在河边的柳树下看书,或者到山里去,然后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骑着自行车。上学的时候感受不到打工人上班路上的那种匆忙和压力。也会想起高中时候假装去自习,实际则是骑着自行车去网吧的日子,记得有一次出来的时候自行车已经被偷走了……有点伤感地想着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