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在想关于互联网最近10年的改变,互联网的情况一年比一年差,原本我把这一切归功于互联网的商业化以及手机带来的互联网使用方式变革,因为手机虽然是很方便的信息接收终端,但是在创造全新的信息和价值方面却很薄弱。最近因为中国网民数量的数据,才发现之前经常容易被忽视的一点,过去我们确实是互联网的核心用户,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手机带来了大量的新网民。



为了看得更清楚,做了个excel,2010年中国的网民有4.57亿,2020年有9.4亿,曾经10-30岁的年轻人是互联网的主力,而现在各个年龄段的上网人群几乎相当,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年轻人不在是网民的主力,10-19岁的最年轻群体反而试相对较少的(可能面对学业压力,很多家长不愿意为学生提供手机),50岁以上的网民如今有2.1亿,占比22.8%,也是我完全没想到的。初中及以下学历59.7%。2010年数据来源 2020年数据来源

大概和印第安人面对不断增加的欧洲殖民者的感受类似,开始看到新来的殖民者,总想着帮助他们,这个世界那么广阔,人越多越好。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被一点一点改变了,有些看起来并不坏,但更多美好的东西消失了,我们已经变成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边缘群体,无力改变什么……原本的互联网是更自由开放的,那时候流行建个人网站,搜索引擎把一个个孤岛串联起来。对于如今以手机为主要终端的互联网用户,建立个人网站对多数人来说或许太难了(对他们来说,连操作电脑上网都是难事),况且有各种平台提供了类似的服务,你想写文章只要在公众号写就好,并且平台上有更多的读者。然而当你选择平台的时候,也失去了保存自己创造的那些数据的权利。平台可以决定读者能看到什么,也可以任意删除或者封禁。经营多年的的公众号,可能转眼就化为乌有,仿佛不曾存在过一样。“Tim Berners-Lee还说,我设计www的时候,它本来就是个去中心的结构,每个人都可以建设自己的网站,现在互联网变成中心化结构了,这不是个技术问题,这是个社会问题。的确,很长一段时间,互联网都是这么发展的,直到最近这10年,一系列因素交织在一起,让集中化速度越来越快。今天说起来建设自己的网站,听起来已经像是从过去穿越过来的人了。在中国这个趋势尤其明显,考虑到备案和一系列的措施,自己建设一个网站的难度、成本和风险都越来越大,哪有开个微博或者公众号简单,即使克服了这些困难,流量来源也是问题,何必花那么大力气,建一个没人看的网站呢?几大平台就是这样把内容创造者也吸引进来的,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Facebook创造的生态圈中。”来源互联网完蛋了,已经

常听人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我如今或许已经不是这样的了。原本随处可见的电子书,电影或者漫画,因为“版权”问题不停地被打压删除,加之个人网站的减少,即使一直有人试图把各种资源电子化,互联网上能够存放它们的地方已经太少。互联网信息的延续并不是靠少数的永久不变,而是像狄拉克之海那样不断地湮灭又新生。前段时间试着找《摩登家庭》的资源,结果发现好多原本的资源站都已经被迫关停了,并且用迅雷下载bt资源基本都会显示应版权方要求资源无法下载。迅雷的速度比其他bt快,因此聚集了几乎一整个中国用户群,这也使得一旦离开迅雷,中国bt基本无法工作。也算是生态被摧残的一个例子。高校和学术圈大概是互联网仅存的净土,原本就是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较高的群体,也是互联网原初的发源地。对资本来说,相较于遍地都是的韭菜,学术圈可谓是小众又难啃……

想建一个类似长毛象那样结构的豆瓣。主站只提供书影音,用户数据,包括个人的书影音,广播,日记都保存再分站,分站谁都可以建,个人的数据可下载,对一个分站不满意,可以把数据直接迁移到另一个站点。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在于主站如何筛选分站的用户评价数据。大概目前也只是想想,我从来没想过自己投身这类互联网工作。看着所剩无几的土地,作为一个印第安人,是否也该做点什么?是不是该试着把手头的纸质书扫描成电子档并上传到zlibrary上呢?还能记起最初在互联网上找到他人制作的扫描版电子书的感动,背后曾经的善意与坚持……

作为一个印第安人,望着他人眼中的“新世界”——川流不息的人群,灯火在城市里汇聚,有一点点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