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
清明节回家之后就得了流感,倒是算不上严重。没有发烧,其他感冒常有的症状都有些。主要一周之后感冒症状消失了,但是依旧觉得喘不上气,血氧携带量变低了很多,很容易累。感觉和去年新冠挺像的,就是症状轻了非常多。去年也是51时看了电影,估计这事的概率最大吧= =这次是看了宫崎骏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上午场,原本上午场应该是人最少的场次,但是这场也有半满的程度。旁边的女生头尾都有拿出手机来拍照。网络上把这种行为归为盗摄,我倒是觉得这事只要不影响其他人的观影完全是无所谓的事。本身动机上就仅仅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想留个纪念,最多发个朋友圈。看电影前,我读过原著,还想着这样一个故事怎么拍成电影。结果电影可以说是完全的原创。去世母亲留给未来男主的书正好是原著,彷徨中的男主正好看到这本书的瞬间,我还是蛮感动的。想起柯南里头,灰原母亲留给她的磁带。之后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无疑是充满象征的。这种类型见过太多了,我其实不算很喜欢没法落地的象征,或者说我觉得好的作品,应该是有多个层次的,对于什么都不懂的人,他应该逻辑自洽,所有的象征都是可以藏起来的。对于有一些欣赏能力的人,则能读出更多的东西。况且这其实是种再创作,不同的人会带有不同的解读,这完全没问题。多数以象征为特点的作品,都会在故意带有反常,从而提醒观众,这里使用了象征。但这导致最底层故事框架变得支离破碎。我不太欣赏这种类型。
在头尾一共纠结了8-9个月之后,终于买了自行车。其实是更期望买瓜车的。但是作为第一辆,没必要买太好,所以选择了喜德盛的逐日700,亚光灰黑的涂装算是比较低调的。目前一共骑了不到50km,各方面倒是都挺满意的。目前的需求中要爬很多的坡,通过降低齿比确实是能爬坡的。只是需要非常高的踏频。而且一共大约是2.5公里的坡道。心率一下子飙到170+,目前我还挺难坚持骑完全程的,我看到也有专门在坡道训练的自行车爱好者?(也可能不只是爱好者,有的穿着山地马拉松的衣服。这个山地马拉松指的是跑步还是自行车就不得而知了。后来搜了一下发现指的是山地自行车,可能是专门指山地直行车耐力的)也试着在不同的非铺装路面上骑,草地,碎石子,泥土路。这些路面骑起来比铺装路面阻力大,但是触感还都蛮好的,有机会的话想更多地骑这样的路。目前事情还是太多了。等有空了也想着骑得稍微远一点。沿着九龙江那条路风景还蛮不错的,就是不知道大车多不多,沿途是否是坡道,因为沿着江上行,一般都是往高处走的吧囧。世间的路大概都是有点坡度的吧orz,所以可能还是多锻炼自己的腿更重要些。想骑得远,就又得考虑带补胎打气等简单维修工具。这方面目前还完全没有试过。然后目前自行车一个问题是没有后货架和买菜篮,遇到需要带点东西的情况就很麻烦。要带简单维修工具的话,感觉还得买个尾包一类的东西。还有雨衣,水壶,换全包挡泥板,装货架的问题……总觉得事还挺多的。等过段时间再考虑吧。
试着恢复专注学数学。虽然还算不上特别满意,但有比年初好一些。主要时间还是少,有很多事情占用和分割时间。处理完杂事,马上进入专注状态,我还做不到。比如周末上午练车,下午哪怕时间应该都是自己的,但是想专注学习就有点难(感觉挺累,可能生病过后精力特别不够也有关系)开始看了一点orbifold,感觉这个领域还挺奇特的,很多以往的经验都没法用,就好像传送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些基本的逻辑是相通的,但是必须从头探索适应各种世界法则。然后发现里头好多结构和例子都是袋鼠几何相关,不了解这些学起来太费劲。所以还是决定绕个路去看袋鼠几何了。其实袋鼠几何作为数学中心,本来就是绕不开的。自然也想学的,主要还是时间分配难的问题,比如QFT和非交换几何也想好好学下,也一直没时间。也有再想看点其他方面的有趣论文,然后写点和之前模式锁定类似的带公式和图的科普文。但是总体来说就是时间分不过来,过段时间再说吧。目前主要看的升海,感觉作者有点喂饭,各种结构很多,需要思考的东西不少,但目前总体还算轻松,是读起来比较愉快的书。
回家,去了两次图书馆。感觉书还是少。所有的桌子前基本都坐满了人。因为借书周期是3个星期,我在外地工作,也说不清楚3周能不能还得上。加上现在其实基本电子书看得多。所以就没有借。可是当我从书架里抽出书,在书架前翻阅的时候,一种熟悉感袭上心头,无数在学校图书馆里日子……依旧只能感慨在学校里真好呀。记得有一次和搞做完物理实验下课早,我们在食堂3楼吃砂锅,等的时候,我在翻从图书馆借的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以前学校图书馆借还都不需要人,所以我经常还完马上借出来。有些书其实借了一年了还没有看。我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我记得这本书当时网络上还找不到电子版,网上也不好买。所以后来毕业后我也一直没再想起来看。前段时间总算是读完了。和F讲起去图书馆的感慨,两个人也都只能怀念在学校的时光真好呀。
突然有点想折纸,在网上看到有折三角龙,五角星,龙卷花球……都非常有意思。不过自然还是老问题觉得特别没有时间。想起小时候还梦想着能有个带小后院,可以种各种植物的房子,然后人窝在里头想干嘛干嘛。人到中年自然会发现这种梦想差不多永远没可能实现。想起小学时教我折忍者飞镖的后桌女同学。之前在网上搜了一下她,同名的人似乎是小学数学老师。因为没有照片也不太确定是不是同一个人。不过这个职业似乎还算符合对她的印象。有时候想看看曾经的朋友如今过得怎么样。大学再往前的朋友,就总感觉离得很远,大家都融入社会很深……彼此也不再有交集。之前去开会,路上的行道树是乌桕,想起高中来,那时候走廊往外望,看到的就是棵大乌桕。但是印象里多数时候它都是没有叶子的。课间的时候经常和皓站在走廊上聊数学和物理,称呼对方为垃圾。现在倒是确确实实都是垃圾= =
今年总感觉时间特别不在掌控中。被各种事情分割。之前一直有用的番茄钟也停用了一段时间,连带着记录每天学习多长时间的月表格也断断续续的,因为空白太多,使用积极性也大打折扣。转眼今年就要过去1/3了。网上看到说21世纪也已经快要过完1/4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