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
又隔了一个月没写blog。这段时间总体工作都有点太忙,要给人描述在忙些什么似乎还挺快困难,有时候两三个突发情况一起来,解决起来就要很久。11月初因为想下个兵棋ASL的规则书,还中了病毒。导致电脑和blog的密码都换了一遍。blog因为不知道被改了什么,想着销毁服务器,重新建个站,居然告诉我要重新收费。看了一圈价钱涨得有点高了。就暂时先换到了企鹅云。似乎在国内反而不容易出现502的情况。从头折腾一遍也挺花时间。开始忘记行内Latex公式是怎么实现的,还想了想。评论验证码是哪个插件也不记得了。不知道之前有没有提过。做一些计算机编程相关的事情,完成后总觉得有点缺乏成就感(不过用键盘在vscode上敲代码的过程本身还行)。通常的内心状态都是:总算搞完了,不想再花时间。但是学数学就完全不是这样。每每不管是想出来难题,还是学到一些新东西,都非常开心。说到数学,这段时间因为工作忙,摸鱼时间断断续续,经常被人打断,还挺难集中注意力的,人自己都会有点应激。没有长时间可以集中注意力思考,也会觉得心里空唠唠的。大体上11月开始在读The Maslov index for paths ,然后发现Arnold这样牛b的人原来也会有大家都会有的思维盲点(虽然也算是理所当然的吧)。简单说就是(好像怎么也没法太简单说囧)L(n)表示Lagrangian子空间的集合,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Lagrangian子空间。每一个子空间可以用(X,Y),两个nxn矩阵表示。称为Lagrangian form。当然这个表示不是唯一的,如果把L(n)看作base space,fiber就是GL(n)。所以只要XY是可逆的,一个Lagrangian子空间可以表示成(A,1)这样的形式。A是对称矩阵。然后Maslov index算是是$\Lambda(t)$ in L(n) 作为L(n)上的loop或者path的一个不变量。和$\Lambda(t)$与一个$V=R^n\times 0$ 这样一个固定Lagrangian子空间的交有关。$\Sigma _{k}(V)$表示dim $\Lambda \cap V=k$的$\Lambda$的集合。然后$\Sigma _{k}(V)$的codim是k(k+1)/2,同时$\Sigma _{k}(V)$的元素没法用(A,1)这样的形式表示出来。于是Arnold搞了一套局部旋转的的变换,使得$\Sigma _{k}(V)$的元素可以用(A,1)对应。我看完觉得还是挺厉害的。但是实际上里头有个更简单的办法。同一个$\Lambda$,不表成(A,1)而是表成(1,A),其实直接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相当于选了另一个坐标)。。。。看90年代的论文发现里头默认就都是这么做的。这其实只是小问题,就觉得读论文的时候能发现一些这类小细节还挺有趣的。每个人都会有钻牛角尖的时候。前几天刚读完。在纠结接下去看什么,怎么看。有点像是站在迷宫岔路口,每条路稍微往前看看,进行隐匿侦查的状态。其中一条路是连看至少6篇系列论文,如果中间遇到问题可能还要再看别的。感觉有点慢了。看论文还是有意思的,比较接近当时作者所见所想。
总体来说今年一整年,因为工作和各种杂事的打扰,效率比去年低很多。很多东西都读得很慢。4月花了很多时间看dnd5e的规则。5,6月因为新冠,持续脑雾状态,差不多什么都没做。7月还不错。感觉那段时间有了一些长足的进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前进方法。其中一种会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部动画片《罗宾汉大冒险》,里头的主角青年罗宾汉。射箭很准,但是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小时候刚看到这部动画的时候,因为画面明显比同时代电视上放的其他动画精致很多的感觉,所以挺惊艳的。对主角用树叶吹的忧伤曲子也印象深刻。可惜这部动画只播出几集就没有后续了。8-12月就基本都在忙工作,中间有些活少的间隔。还是有在学习,但就比较难维持一种高水平的专注。今年直到11月12日,用掉的草稿纸是547张,1100面左右,比去年多了一点。似乎是今年有很多需要草稿纸的时候,而且开始使用自动铅笔之后,感觉使用频率也有明显提高。但是因为学习总时长比去年少,总用纸量只提高了一点点。去年买的道林纸用完了。结果新买的有点太厚,不管是钢笔还是自动铅笔写起来都有点不舒服囧
11月底和软软面了基。还有搞,森,chaos都问了我有没有见面时间,可惜最后都没有见上面。回忆起一些事来。说起来1月5日就是注册豆瓣16周年了。杨过等了小龙女16年。等一个人16年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虽没有体验过,但16年的经历大抵还是能想象出一点。我能这样不见面不沟通地等一个人16年吗?如今我大概也会挺怀疑。童年的玩伴,彼此都走上了挺不一样的道路。16年对人价值观的改变大概也足够大。发现网络上很多人为人父母说起小孩子都挺不懂小孩所想的。我在小时候就发现这点,大人明明每一个都经历过儿童阶段,但是对儿童所关心的事和思维模式完全不理解。所以我一直都在避免长大后成为这样的人。另一个点是小时候我很喜欢各种玩具,会编故事玩。总觉得自己能编无限长的故事玩一辈子。大人里则明显没有人在玩,也不理解这个行为。那时候我不理解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但是似乎能感觉到这个过程可能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想记下童年时自己曾经的感受,与之后做对比。对于我那个时刻差不多是在初一的时候。直接原因是关注的事发生了变化。学习知识和实际经历能过获取的体验突然宽广了不少……豆瓣上好多曾经的友邻都走得差不多了,或者不太活跃。宴席确实也到了尾声,也无办法,只好默默地把许多人留在记忆里,希望有些朋友都能有再相逢的一天。
11月还试着练了练帝国时代4。久违的RTS。当初还在显像管显示器的时代,我就有点沉迷于帝国2,大半夜把屏幕的对比和亮度都调到最低,偷偷地玩。我近视说不定是这个的原因。但是因为如今其实没法有多少时间花在这上面。不过进步倒是很快的,从困难的电脑开始。经过1,2盘就能升一个ai难度。帝国4是比较偏运营的RTS,这类游戏一个关键是如果扩大资源获取,同时进行地图控制。在对方爆兵的侦查和应对。能重新进行一些这方面的学习与思考还是挺不错的。当达到作弊2难度的2本重甲步兵民族的时候就有点遇到瓶颈了。难度越大的电脑攻击欲望越强,对面2本的一波,我在2本没有办法应对。没有少损失的火力可以防住,同时ai会选择强拆。对比之下,作弊1兵力大概只有作弊2的一半。最近这方面也停掉了。在发展就必须和人对战了,这方面需要的精力太多了。
总觉得很缺时间。先写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