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中脑子不转
记忆里4月总是过得特别快。今年也是如此。今年的清明只放假一天,所以也不是假期带来的错觉。不过如果51的假期是从4月底开始的时候,确实会在假期到来的同时就感觉4月结束了。四月下旬被怂恿着进了dnd跑团的坑。本来想着实际跑一次再写blog,结果如常地,需要多人协调时间的事情就很容易出现延期,终于决定在8日左右开始了,这次换成我自己拉胯了——得了新冠orz。开始的两天确实挺难受的。扁桃体炎,忽冷忽热,头昏沉沉的,半夜醒了很多次,喝了很多水。差不多到了3,4天就没什么特别难受的症状了。头还是有点昏沉沉。第五天回去上班了,感觉精力明显缩短了很多,差不多上半天班就觉得累。能进行的深入思考的宽度和广度都明显比正常情况下差了非常多。这事我感冒的时候也有相同的情况。推证明的时候,就感觉半天过不去,脑子里平常应该自动接着出现的想法,不会自己出来了。所以只能先写blog好了。我一直设想这种状态是否就是比较笨的人的日常状态?当然这事大概很难证明。然后呼吸的时候气有点短,就是感觉吸进肺部的空气氧气利用率低了很多,或者血液中的氧气有点不够那种感觉的。呼吸加上体力与精力,我觉得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比较快的恢复。可偏偏新冠之后,一般都建议1个月不要剧烈运动。。真是难啊。。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复。
回忆4月做了什么,查看过的书,发现有不少都是四月看的。《追逐阳光之岛》《青铜时代》《了不起的卡拉鹰》这三本比较喜欢。《追逐阳光之岛》是表妹推荐给我的,她说好多动物看着就像我喜欢的类型。我这人的喜好基本有两个主题,一个是青春与童年,另一个是田园与自然。这本书直接两个都占了。作者特别喜欢动物,基本他在corfu岛上的生活就是每天想着观察或者弄点新的动物来养。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但是肯定没法到作者这种程度。我那时候也是整体想着能养着养那,想和所有的动物做朋友,梦想是能和所有动物交流。然后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作者的母亲真的是非常伟大的人,一个人带4个孩子,作者每天想着带各种稀奇古怪的动物回来养。母亲每次都没有责骂他,通常还都想着这东西到底怎么养。作者家的狗罗杰也特别懂事,总是陪伴着作者。有段母亲换了泳衣,罗杰完全认不出,狂吠母亲。众人一顿解释才说服它。后来母亲下水一踉跄,罗杰以为是泳衣怪物吞噬了母亲,赶紧去救,把泳衣扯坏了~另一个好玩的故事是,作者养了两只喜鹊,喜鹊好奇心重,喜欢到处探索。作者的一个哥哥非常不愿意喜鹊去他的房间。喜鹊就盘算这你这么不愿意鸟看,肯定藏着什么好东西。就乘着哥哥外出,跑到他房间里。两只喜鹊还知道自己在做坏事,平时叫个不停,此刻则异常安静,而且还有分工,一直放哨,一只潜入。哥哥回来走上山坡时,惊恐地看见其中一只站在窗沿上,便恶声大骂。那只鸟马上发出警告,另一只立即飞出房间与它会合,它们钻进木兰树里,粗声粗气咯咯乱笑……哥哥进门一看便发出灵魂受折磨般的呻吟(oh!no!)。电视剧里的鹈鹕,第一本里居然只在开头提到一点点。我一直好奇他们家实际在corfu岛上的什么地方,虽然搬了好几次家。母亲仅仅因为子女乱写信请人来住就搬家大概是我不敢想象的。里头有一个章节叫百合湖,查了下google earth 是corfu岛北部偏东的的一个地方。他们实际的居住区域应该是在corfu岛的东北方向。这个方向差不多是面向大陆的。通常来说也最繁华,居住人口最多。实际的corfu岛比想象中大很多。想绕岛一周看来也没那么容易,从几个能提供地点的篇章来看,作者的活动基本也局限在东北角不太大的区域。虽然想接着看希腊三部曲的后两部,但是又有点想留着看英文版。
清明节值班,看到了绿翅短脚鹎,一种不那么常见的鹎类。发现雨天后树下散落一地的榕树果实居然会全部堆积在一起。猜测是下雨形成水坑,散落一地的榕树果实就浮起来。水滴落产生的水波,会把种子向各个方向推。边缘处向中心方向推的概率明显远小于其他方向。并且边缘处的水浅,种子很可能搁浅不能自由运动。于是形成了堆积。感觉这个想法也可能用来解释草地上形成的干草路径。4月原本应该去看栗喉蜂虎的,结果还是没去。51回奶奶家扫墓,正好另一个表妹也有回来,说是想和我说说话。一起回奶奶的老房子看了看,破败得不成样子。经过那棵120岁的榕树,想着接着去荔枝园附近逛一逛。可是这片区域之前据说要建厂完全隔离起来了,最近似乎又拆掉了挡板,可是实在找不到路。表妹似乎没有很喜欢在野外溜达,只好回去了。如果我自己一个人倒是还会再到处走走。
dnd虽然一直都有兴趣很想实际体验一下,但是其中需要花费的时间总感觉有点多。而且目前实际决定做下来花的时间也比我想的更多。大概是21日决定参加的。职业选了法师,然后看规则书学习,一环一环地看每个法术的作用,车卡,思考各种法术在不同局面可能的使用方法。。比如刚开始我困惑法师和魔宠具有自己独立的回合,怎么通过魔宠传递接触法术以及这个不能攻击只有2滴血的单位有什么用。后来想清楚了,倒是很简单。5e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有反应的概念,可以再别人的回合做事。传递法术的时候等于魔宠在法师回合用反应施法接触魔法。这样看起来就很费,如果法师释放接触魔法的时候,魔宠周围没有作用对象,不就无效了吗?但是更了解规则之后就知道还有别的办法。一个叫准备动作的东西。可以预先准备,然后在之后某个事件触发的时候做动作。比如你使用近战武器在马车上,敌人在追击你们,你用准备动作选择敌人跳上马车或者到可以攻击的距离在时候再发起攻击。不过如果在你的下个回合开始前,预设的条件都没有达成,这个准备动作就白费了,等于浪费了一轮。魔宠接触法术,就可以在法师回合,法师先准备施法,在魔宠回合魔宠移动到对象边上时再释放。这样听起来就好多了。不过多数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接触法术给你传递,而且传递一次需要用掉法师的动作和反应,再加上魔宠的反应,成本一点不低。魔宠通常没有什么反应可以使用。法师的反应倒是异常重要的。比如护盾术这个法术,我看我的队友都觉得这东西没用,只持续一轮所以没人选。但是实际上它是可以利用反应释放的,而且释放时机是确认对方攻击命中情况下再释放。对法师的生存还是相当至关重要的。然后魔宠主要的作用,也是我后来继续看规则的时候想到的。魔宠虽然不能攻击,但是可以使用协助动作,使得队友对目标的下一次攻击具有优势。然后CR0的野兽里,猫头鹰具有飞掠特性,可以再飞离敌人的时候不吃借机。所以魔宠可以飞到敌人身边造优势后再飞走。实际上可以往上方飞,保证之后近战也打不到。但是如果敌人里有远程或者法师,魔宠基本没有一点生存能力。5e简化掉了体型对ac的贡献。本来微型生物,不容易被攻击到是很合理的,但是5e里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设定。只有两滴血,三分之一的魔法飞弹就是必死的。。总之从开始看规则书到车完卡,一共用了5天。脑子里就不停想着各种可能的场景,法术的用法,能不能整出一些有创意或者bug的东西。这个过程还是非常好玩的。我也有点担心我是不是有点过于扣些细节了。不过后来在网上看到别人些的优化文章。里头说如果你“喜欢筹划和准备,把一切事情都在冒险之前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喜欢在大局观上操控和摆弄战场,把其他人当成是你的棋子。·喜欢收集信息,并且针对自己掌握的情报来思考对策。·喜欢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遇到任何困难都能有应对的手段。·喜欢看书,喜欢思考,认为知识是通往变强的道路(无论是在游戏里还是在游戏外)。喜欢诡计和欺骗,喜欢用各种花样百出的法术来玩弄其他人。”那么法师就是你最适合的职业。同时看到一些搞笑视频里,法师的形象也是不停地在看法术书和纠结思考。可见应该法师都是我这样的吧。有些不太了解能不能这么做的情况,也会在群里问dm。比如在网上看到一个还挺有创意的点子。法师1级时只有1d6的生命骰,怎么加应该也就8点血。一下普通攻击可能就死了。如果1级的时候遇到敌人的突袭,突袭轮还不能使用反应,基本只要敌人攻击你,基本就肯定会死。网友想出的点子是,在左右两边各带一个作为负重载具的骡子。骡子作为负重时是大型单位,可以提供全遮掩。感觉就是很有创意的想法。还有在敌人远程多的时候卧倒(倒地能提供远程攻击判断的劣势)。这些都是好的思考。然后我把骡子的想法给dm说了。dm倒是不反对这套操作,但是他提出问题这东西在地下城里需要上下峭壁的时候怎么办。这问题我确实没想过,因为同样的问题还有出现在诸如驯兽师游侠的动物伙伴,骑兵的坐骑怎么上下峭壁这样的问题 = =而且动物的体重数据,绳子的承重数据规则书里头都是没有的。能想到的方法是一个队友先上下峭壁,把动物装次元袋里,丢下去或者魔宠带上去再打开。然后又有大型动物很可能超过500磅的问题。后来我想到个折中的办法不带骡子改带獒犬。獒犬重量和负重都较少,缺点是中型大概只能提供半身遮蔽+2ac。不过狗有嗅觉听觉感知鉴定优势。我问dm,能不能通过通过德鲁伊的动物交谈或者驯兽技能鉴定,让狗在感知到附近有危险或者敌对生物的时候大声叫唤。等价于投被动感知判定的时候多了两个人。dm说可以,队友也纷纷表示可以撸狗很开心(骡子保护协会表示抗议,你都像把骡当挡箭牌了,还说啥= =)。总之就是和各种规则斗智斗勇,真是明明实际一次团没跑,却在脑子里跑了几百种不同的场景。不过也看到说法师就是要对队伍负责,法术位不是用来打输出的,而是在遇到各种突发情况的时候逆转局势解决问题的(这个想法还是深得我意的)。不过实际上团的强度完全是dm掌控的。多数情况下dm还是处于严重放水状态。不过我会觉得所有人包括地下城的怪物都认真准备,思考最优选择的战斗是比较有趣的。这方面猫头鹰的pf系列电子游戏因为大量的堆怪,使得很多细节必须去扣,就还是挺不错的。而且3版的各种负面效果,减属性的毒,减等级的负能量攻击。基本都是缺乏应对知识和手段,分分钟团灭的。5e里防死结界真的改成了一段时间死不了的法术。虽然和名字更契合了。但是还是原本那样作为特殊攻击的应对手段更酷一些。说起来3版若是队伍里没有9环神术施法者真是寸步难行。5e则连t都可以不要了。对普通玩家来说大概是更自由的。然后我也考虑了,dnd的世界里,度规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魔宠与法师之间可以再100尺的范围内进行心灵感应。那如果打开一道传送门,魔宠飞过传送门。此时的心灵感应距离是怎么计算的呢。是穿过传送门的最短距离,还是不算传送门的距离?实际上着涉及心灵感应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比如它的传播方式是波。这也涉及到信号通过传送门的时候是否会发生衍射。不发生衍射的话,类似光线,非直线区域似乎就会接收不到信号= =dnd的世界真是有大量的物理问题值得做实验研究= =最后从开始看规则书到完成车卡的这段时间(其实后来还想了些问题)一共满打满算用掉了6天。
了解dnd的过程中,又重新让我观察了下多巴胺快乐。多巴胺快乐中确实包含着一种期待与欲望,我要,我应该马上去做这件事,是强烈且短暂的。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快乐姑且叫内啡肽快乐(似乎有些观点认为产生这个快乐的缘由是其他物质,我们姑且这么叫,只是用来分类),则通常和痛苦有关。最常见的情形是由运动产生的。长时间学习之后的感觉大概也类似。总之这种快乐明显更持久,但不强烈,平静与安逸,大概不是快感而是幸福感。
这篇blog基本是在生病过程中断断续续写的,中间有些其他想法但是回头已经忘了。就先写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