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21年的最后一天

没写年终总结的习惯,工作后的几年都过得浑浑噩噩,没什么好写。即使有,大体上blog本身已经有所记录,加之12月通常又都最忙。今年12月份倒是一反常态——没有特别忙。同时今年终于能感到自己有在做出改变往前走。年初的目标是希望多读书。今年一共在豆瓣记录的是47本。虽然远比不上动则100-1000+本的读书大佬,但是今年的读书情况自己就很满意了。1月份的时候读了好多轻小说,虽然书的质量一般,但是因为很久没有这种大量连续地阅读了,找回感觉还是很不错的。2月开始发现微信读书原来是可以ai朗读任意文本的,从而开启了新世界。很多零碎时间都能利用起来。5月有点沉迷怪猎rise,为了玩rise买了手柄和便携屏,小屏幕小手柄实在是用着难受。同时也开始意识到已经到了有小肚子的年龄了,脸上有点肿也不好看。因为看到有些友邻在用NS锻炼,就也想试试。这大概是今年自己做得最正确的决定之一。11月的时候时间线上在转说出自己的三个优点。我也说不上来。后来想到我还是有个有点的,就是愿意吃朋友关于未知领域的安利。有些事情自己原本有个看法或者偏见的,但是只要我认可的朋友们推荐,我就基本都能放下成见,在好好了解一次。就算最终我不喜欢,我也会了解到能理解朋友喜欢的点为止。人其实特别容易生活在既定的模式之中,要想进入未知领域是最困难的一类事情。其实豆瓣当初也是这样发现的。以前找电子书的时候,经常都能搜到豆瓣的页面,当时只是想找书,发现豆瓣都不能下载书,就一个图书信息有什么意思。后来是柏有天突然和我说,我这样的人应该去豆瓣看看,上面有很多读书的人,你应该能找到很多朋友。然后我就好好记得这句话(实际上他自己都没注册豆瓣= =)。等考完试的周末,注册了豆瓣账号,认真地到处看看。至此之后确实认识了很多朋友,见证了不少对我来说神奇的事情,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假如能遇到soul mate对我来说大概只可能在豆瓣遇见了。可惜现在豆瓣大概已经很难再有原本的神奇感了。连读过某本书没短评的人都没法查看了。后来觉得单纯锻炼每天都要花掉至少一小时,试着在锻炼的同时听书,效果还挺不错的,也就没有那么在意锻炼的时长了。回过头来看,我倒是挺惊奇为啥我能坚持下来运动这事。差不多同时期开始的好多友邻最终都没能坚持下来。大概我这是少数比我预期时间还短就能看到效果的事情?也可能是想着几天不运动马上就会有负反馈?也可能是因为我对运动要达到的效果并没有特别强烈的目标比如减重多少斤或者每天一定要运动多久,消耗多少卡路里。我总体采取的策略就挺随着心情,感觉强度不够就自己再跳会绳。大概这样才比较容易坚持。不过运动的过程中渐渐发现了好多以前想不到的好,一是行动力的加强,很多事情关键就是在很不想做的起始阶段只要愿意迈出那一步就好了。运动还是让自己的行动力大大提高了,能让自己显得更有力量,可能也更有活力。二是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刻,运动一下通常能把负面情绪消除掉不少,这大概是我目前发现的最彻底的切换大脑思考模式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只依靠自己的思维,要从一种思考模式中跳出其实非常难。三是学习累了的时候,运动似乎能稍微补充一点精力。

然后今年看过的电影和番剧都非常少,没什么惊艳的动画,为了测试自己是不是有些什么变化,去看了原本喜欢的那些剧就还是很喜欢。只能说疫情影响下这些行业受到的影响还挺大,看了明年的1月新番,想看的也少得可怜。这一年下来比起视频,还是更喜欢看书。数学最近也完全不想看视频,还是看书好。想停下来就停下来,脑子里冒出些奇怪的想法想去尝试就能去试。看视频的话,就经常觉得有问题就先放一边,很容易就不会再去想了。而且回查的时候书比视频方便多了。书的阅读方式相比音视频也可以不那么线性。

12月倒是也有新的发现,在b站视频加上两个友邻的推荐下,开始使用番茄钟,然后发现简单的番茄钟+白噪声对提高专注力居然特别好用。番茄钟大概可以算是一种时间维度的辅助线,就像画画写字的时候提前画好格子,就能更容易地掌握相对位置,番茄钟则是时间的格子,也让人更容易地掌握时间,可以感觉时间变长了。因为一直就很喜欢下雨天,搞了点雨天的白噪声,就特别舒服,似乎白噪声能够淹没掉一些还不太强烈的思绪,从而不容易分心,同时对外来的声音也有一定的隔离作用,仿佛在白噪声下,听觉方面的输入信息自己就降低了。

其他方面12月开始的半个月情绪有点低落,大概纯粹因为感情的原因。后半月稍微调整得好了一些。可是还是

还是想有个可以思念的人,其中的快乐和痛苦都让人更真切地感觉活着,所见的世界也更有色彩。最近看一切事物都是灰蒙蒙的。对于自己是否还能遇到soulmate真是完全没信心。。可是我也不想随便找个人过日子,这种情况还不如自己一人。最近大概到了年底,父母有些急,又开始想让我相亲,可是见到的人都差不多……有时候也会想假如转世是真实存在的,一个灵魂只只会进入一个躯体还是分裂成很多份进入不同的身体里呢?毕竟人类的人口一直在增长。又或者是不断有新诞生的灵魂呢?然后一个人这辈子是女的,下辈子就可能是男的吗?又或者投胎会投到不同的生物上呢?如果投胎到草履虫上呢……

然后11月初参加的考试过了。虽然也没什么用,不过考试过了总还是开心的。本身没有花很多时间准备,有这样的结果就挺满意了。好久没遇到答完题还有时间重头检查一遍的考试了,感觉就还挺好的。

然后最近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上,遇到的多数人都不太愿意学习和探索新事物。也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挺有兴趣,但是实际上完全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的人。。在很多领域不想浪费时间主动减掉这很正常,但是很多只需要一句话,稍微想下就能懂的东西多数人也不愿意去想。。大体上脑子里有个可扩展的世界观还是很重要的,我感觉多数人的世界观都是很早就封闭的,或者说他们原本就不关心也不好奇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心理学上我一直还在使用MBTI就是因为第二个维度N/S差不多就描述了一种认识世界处理信息的方式。但是因为MBTI就量表的结果来说很不靠谱。我主要喜欢这个理论对人的关注点。实际上多数理论都是思维的脚手架,和前面提到的辅助线差不多。通过这些脚手架,能让人爬到更高的地方。假如没有任何理论理论框架,思维看起来可以漫无目的地游荡,但是多数人其实只会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活动而已,到不了高处。依靠理论则能够比较容易达到更高的地方,但思维的性状也被理论限制着。只能时常注意不过多地套用理论进行思考。不过回到开始的思考,我还是不清楚对一个人来说,对世界探索这一特性,是怎么产生或者消失的。

12月份即使工作没那么忙,但是依旧有点缺乏活力,缺少有趣的想法冒出来。我发现自己是那种时不时有些想法冒出来,然后想要实践的类型,一个想法还没结束,接着另一个想法产生,这样的状态下就很high,如果没接上,平常地过活,就会逐渐走向低落的情绪。当然如果外界输入中有些有趣的新信息(通常能转化出一些有趣的想法),哪怕只是一些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新知识,情绪也往往能马上变好。总之整个12月精神上就不是很能high起来,大概没有思念的人吧?没有想说话的人,也没有想分享的心情……

12月读得最多的是《追寻逝去的时光》。大概是脑子里想着世界上应该有这样一本书,然后它就真的在那儿。为啥会有人觉得这本书难读呢,讲的都是回忆。只不过普鲁斯特的回忆是色彩斑斓的。感觉这是一本初中就该读的书,假如是初中的话,我一定会沉迷模仿这种文风。不过斯万的爱情部分感觉不如第一章贡布雷有趣。但是依然好奇让斯万心心念念甚至坠入爱河的凡特伊的奏鸣曲原型是什么。wiki上的说法一个猜测是César Franck的the Violin Sonata in A major ,另一个猜测是Camille Saint-Saëns的the Violin Sonata No. 1 in D Minor跟着文学作品去听音乐还是挺好玩的。我音乐听得少,没有持续关注,突然间想找才发现网上如今好难下到音乐。最后不如直接在YouTube上听哎。然后我发现除了爱情,文艺作品中最让我感兴趣的主题基本是青春和田园。

难得是有实现目标的一年,新的一年大概也可以定个目标?想无障碍地听看英文。感觉有点难实现就是了。前期的学习中肯定需要花费大量的专注的时间,如今晚上的时间总觉得很不够用,已经挤不出时间来了呢:(烦恼。还有很多想学的数学。所以还没想好怎么实施。壬寅年立春正好自己换大运,按照八字的说法应该还蛮好的(不过壬不太好的样子)。等立春过后再看看有没啥新发现把。目前先加大时间占比吧~毕竟说了想回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