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11月的出行

最近学习的效率其实还行,但是工作及各种琐事还是不少,所以时间感觉就不是很够。就不太很想花时间写blog了_(:з」∠)_不过想了想还是在子月到来之前稍微写点,再往后可能就需要明年才有空了。

过去的三个星期里一共出了两次门,11月说不定是我的旅行月来着,去年也是在11月去了两个地方(对死宅来说一个月出两次门已经很多了啦 ̄へ ̄)先去了白塘湾的滨海火山地质公园。门票要60(完全就是骗钱的T_T),实际的游玩内容就只有一片海滩以及一点火山景观。不过第一次了解到盾状火山口这个名词。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到底哪里是火山口,后来查了解释才知道盾状火山口就是因为坡度非常缓,导致侧面看像是放在地上的盾牌因此得名的。而我去的时候虽然已经开始落潮了,但是还没有到最低点,所以看起来就不是很明显。虽然估计到达最低点,能看到的东西也很有限把。之所以去海边主要还是想看水鸟。就感觉对海边的生物特别不了解,想增长一点这方面的见闻。不过实际到了海边就感觉白茫茫一片,不知道怎么找生物。自己想的话感觉需要不停地翻潮间带的石头去找,但是我现在差不多是那种尽量打扰动物生活的类型,况且拿着相机一边翻石头其实还挺不现实的,而且通常翻开石头的瞬间那些小动物都会在一瞬间躲进新的缝隙。海边能看到的水鸟出其的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知道多样性来说应该去滩涂才对,但是还是期望在普通的海滩看到一点海鸥一类的鸟。结果一共就看到两种新鸟,一种是环颈鸻,感觉特别可爱,是在正午时分的海浪涌上沙滩的边缘地带看到的,在地上搓一搓马上跑到下一个地方去了,感觉走得很轻快,是看到就让人感到高兴的鸟呢。我隔着玄武岩的碎石带发现它,想多跟一会就只能在碎石带上走,于是有点跟不上它的速度,而且在碎石上站立用长焦拍照,就远没有地面稳固。(人其实一直都是在通过微调保存身体平衡的,在碎石上保持平衡会更难,于是就反应在长焦镜头的使用上了。)

环颈鸻渐渐跑远,到了我有点追不上的位置。不过那个方向上海水中的石头上居然分别立着一只池鹭和白鹭。浪花无情地拍打着,两只鹭岿然不动,就很有武林高手的范儿白鹭挺直腰板傲然而立,池鹭则蜷缩着身体,像是武侠小说中驼背且神秘的老翁……沙滩上有很多小动和辐射状排列的圆球。查了下才知道是股窗蟹在觅食,b站上能看到他们快速吞吐沙粒的过程,非常好玩。逛完火山公园总共才用了不到一小时,毕竟我坐车就坐了超过3小时,多少是有些扫兴的。想着在去镇海角的灯塔看看,虽然应该也没有很多内容,但我多少也算是灯塔爱好者嘛至于为什么喜欢,大概只是因为有一种暴风雨中的孤独感把,但是这种孤独感大概只存在于想象中,我还没有真正见过立于荒凉海边的灯塔过。手机上的地图app没法测量距离,我大概看了下地图感觉估计也就7,8公里,就自己走一走。有机会能看一看非景点的海岸就很不错。结果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海岸作为一种高价值的资源,从一开始就被资本瓜分得很彻底,旅游景点,宾馆,海景房,水产养殖……到处都是围墙和栅栏,我虽然想沿着海边走,但是多数时候我甚至连海都看不到。走路的时候想到,刀剑进击篇里头,有一个段落是亚丝娜特别想看海,等到了真的有海的阶层,结果发现海完全被一个赌博公司包了,要想看海就必须住里头非常贵的酒店。在想川原砾是不是也在现实中经历过和我类似的情况呢,想来资本对海岸的瓜分说不定是全世界共通的呢。然后进击篇总还描写了一段剧情是两个为了做黑暗精灵任务,必须穿越一个一连串可能会松动摇晃的石头阵,感觉和我在海边玄武岩上行走的感受也挺类似的。所以在想川原砾是不是也去哪个滨海火山旅行过才有了这些设计。照理来说滨海火山从台湾岛日本一线应该也有不少才对:P好像有点跑题了。进了畲族的村子,村子里没有村路的地图,很难确定一些小路通往哪里。绕来绕去始终到不了海边。最终差不多下午4点多,发觉距离灯塔应该还有7,8公里,回头要坐车还要走在个10公里,于是智能放弃到灯塔去了。不过村中的小路走的时候也不算一点收获没有,海边的村庄有很多人在进行水产养殖,3,4点太阳已经偏西,阳光也变得柔和,这样的光线下好多事物拍起来还是色彩还挺舒服的(中午的阳光,拍起来总觉得有点硬)。在村子里还看到一整群30-40只的八哥从来没见过那么多。小时候奶奶家有养八哥,并且他们总说堂哥小时候不喜欢读书整天不是钓鱼就是捉八哥。我其实一直挺困惑的,因为我回奶奶家的时候在村子旁边从来没有见过八哥。这个问题我问过堂哥,堂哥只说有机会带我去抓,但是堂哥那时候已在上大学,也不是原先那个亲戚口中贪玩的孩子了,再之后后来就各种忙,始终没有机会带我去过。看到村子里居然有这么多,感觉可能就在离奶奶家村子不远的地方。

去大嶝岛前的周末,zw莫名其妙地介绍了一个朋友给我认识。开始我还以为是有人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要加我,结果是一个观鸟的大佬来着。上周三大佬出差刚好来县里就见了一面。社交恐惧症的我其实还挺不愿意见不认识的人的。不过对方因为在微信聊天的时候感觉确实对观念很有热情,也没有理由拒绝对方。就尝试着见了一面。大佬在学校的时候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处跑着观鸟。我问观鸟通常是要早晨最好,但是我现在的住处,等到了能观鸟的时间都要9-10点以后了。大佬说确实是这样,所以他大学的时候都是直接到处蹭睡,有时候住在其他学校同好的宿舍里,有时候住青旅有时候搭帐篷。感觉就很厉害。对比起来我基本都是当天来回,感觉就像是玩过家家似的:P蹭同好的床什么的,感觉我做不出来。所以大佬一开始表现出的热情大概可以得到解释。但是这种行动力本身是很好的,可以看到大佬本身对观鸟的热爱。不过大佬也说离开学校之后,就很少有机会这样去观鸟了。感觉所有人的生活在工作后都变得沉重。在和大佬在榕树下聊天的过程中,还在被树根撑起的水泥板边缘看到一只丑鼩(鼩鼱),鼩鼱算是最小的一类哺乳动物,靠着鼻子嗅啊嗅的,吃土里的蚯蚓和节肢动物。感觉还是非常萌的。好像是第一次确认到这种动物,但是查了分布和数量,感觉以前说不定见过只是被我当成老鼠了也不是没有可能_(:з」∠)_

上周末去了大嶝岛,大概是我至今自己出去玩最无聊的一次。全岛的海岸线基本都被各种工程项目瓜分,岛上也没什么有趣的建筑,甚至植被都很少。在唯一的滩涂边待了一会,只看到了一只环颈鸻,滩涂上有很多弹涂鱼和螃蟹(无法确定种),感觉鸟类却很少,有那么多的食物,总觉得鸟类应该挺喜欢的,不知道为什么鸟类却很少。有个岛上的人说今天风大所以鸟也不出来。然后感觉岛上的人也都挺不友好了,被好几个人问你在干什么?他们不可能没见过拍鸟的人把。难道是因为离金门近,担心有特务?就感觉谁稀罕啊。去小嶝岛的路被封住了,旁边有好些专门提供运输服务的人。问了一下价钱要30,感觉就很坑。感觉这段路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是给这些人挣钱用的,公交车明明可以通到小嶝岛但是强行没有,满满的产业链气息还挺恶心的,所以还是决定不花这个钱直接回家去了。我妈都说没想到我那么早就回家了。。以后再也不去那里了:(在岛上走的过程中都在听战争与和平,大概这是这段旅程中唯一值得回味的部分了。

这两次出行一次走了20公里,另一次是14公里,感觉都不是很累。大概是坚持锻炼的成果,对身体的掌控确有变好,连带着行动力似乎也有变好(就是比较少出现那种,好累啊什么都不想做的情况)。中间有个周五因为母亲的电话,问了一堆“常规问题”搞得情绪低落。结果试了一下先听歌(最好能跟着唱一唱抒发情绪),然后运动(运动最好也是更自由奔放,而不是按部就班型的更好一些),似乎对排解负面情绪效果不错。不过可能只对这种短期的外界输入的情况有效,要是有些长期存在无法解决的压力,突然想起来,初中那会自己状态最好的时期,自己也是一直有在运动的,那时候喜欢踢足球,同时因为那时候想做的事情还是成为一名动物学家,因为经常要到野外去,所以体能也是必须锻炼的。原本初中的时候两公里长跑大概是班级第5名的水平。到了大学体能测试就连1000米都好难及格而且气喘吁吁了。总之锻炼是需要保持了,因为它确实带来了行动力的提升。

最近因为到处走得比较多,也会开始思考,我好像是那种喜欢自由自在不受约束探索的类型,这种探索就和到处走差不多。很多学科知识的学习,也都是依靠自己推理出来。比如我的天文学知识基本就是小学时候学的那些。但是通过一些物理知识和推理就能得出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所谓太阳星座,就是那个月和太阳相重合的星座,月亮星座也类似。然后初一是新月,这时候月亮差不多是和太阳等相位的。假设现在太阳在天蝎座,那么月亮初一也会在天蝎座。同时也能在不查表的情况下大概推测出一整个月内不同月相下那天的月亮星座来,比如满月的时候就大概在天蝎的对宫金牛座。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是想说这种自由自在运用知识进行推导的过程就很有趣。然后唯独在纯数领域,这种自由自在的探索我似乎做得很不够。想了下原因,大概是纯数学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永远处在一种时间很赶的状态。同时很多知识,自己其实也掌握得不够熟练。再然后很多定理的证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很多也是很多代人的结果。不过我觉得自己应该是那种不只依靠书本的类型,所以想重新审视下学过的东西,然后找点曲径通幽的小路到处走一走。靠自己去记录沿途的风景。当然数学也有一点不同,比起真的无目的的随意走,有时候更需要设立一系列小目标,然后寻找小目标之间的道路可能更合适些。

然后因为豆瓣上友邻读过的书,我之前正好读过英文版,现在出了中文于是找来翻翻,体验上比自己以前读英文的时候好非常多。想了一下,猜想可能是英文读起来实在太慢了,一些无聊的片段,对于中文来说可能转眼就过渡到有趣的部分,所以不会很在意,但英文处在无聊片段的时间会长得多,总体感官就不是很好。然后突然想到我好像还没有阅读一本英文书到能够废寝忘食的体验过,可见我的英语还完全没有入门,想起来真是悲伤……

似乎还有些想写的事情,不过这次就先写这么多吧。主要记录下出行相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