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沙沙响着
夜里窗外树叶沙沙响着,连绵不绝,听不见风声,倒像是下雨。特意往窗外望了几次,才突然想到是冷锋南下的风。到了周日气温明显下降了很多。整个人仿佛都更有精神,感觉这是最近恢复最好的休息日。主要原因或许是直到上周五,差不多刚好把这段时间难搞的事情都做完了。虽然周六上下午都还有工作电话打过来,但是似乎属于可处理的范畴就没有值得担心的。感觉自己还是不擅长处理压力。之前在连上18天班之后国庆终于放假7天本可以好好休息,但因为节后还有一堆担心事,休息得挺不好。如果没有对比,大概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周末突然又陷入想学各种新知识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就不怎么想玩游戏了。不知道是稍微放松的原因还是气温下降的原因。每年的秋季差不多都会有这么一个阶段,特别想学习,往年一般都发生在庚月。今年可以说推迟了两个月,也可能是前段时间太忙了,没有那种气力。这样的状态不知道能持续多久,也可能工作两天就没精力了。不管能持续多久,蹭着还有热情还是尽量多学点。上周4在朋友圈看到sophia pose了自己工作的设备,里头有个数位板还挺吸引我的。问了一下基本情况,自己也买了一台,jd的物流有点给力,上午定的下午就到了。周四周五试了一下,发现这东西很适合我,比带手写功能的平板,比如ipad pro适合我很多。首先这东西可以连接不同的设备使用,电脑,手机平板都可以(但是因为从来没用过这类产品,所以买的是不带蓝牙的入门版,其实是不支持手机的。只能先用一段时间入门版,手机真有需求再说,目前原本倒是没有很迫切)。就效果来说我感觉比ipad pro好,我原本担心眼睛不看手写的地方盯着另一个地方,会不会怪怪的,结果完全不会。数位板和onenote之间也配合得很好,除了onenote选笔的颜色点起来有点麻烦(不知道有没有对此设置快捷键的方法)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出门带一个数位板就可以不带鼠标了。在win10上使用下来主要的问题是,如果只带数位板这一个输入设备,那么在输入框的时候系统不会自动弹出手写输入框,事实上再pc上我暂时还找不到特别好的手写识别输入法(明明手机上很多),另一个问题是手写笔能实现鼠标右键点击,但是无法鼠标右键拖拽——这功能其实多数人都没用,我只是在试着用数位板玩游戏的时候才发现的orz然后我之前用ipad pro这类的设备有一个问题——如果我用电子设备打草稿做演算,半中间时常需要停下来思考,手掌下发着光,总让我觉得怪怪的,没法特别专注。大概触屏让我心理上觉得有可能产生误触从而比较拘束,以及担心屏幕自动关闭,电池消耗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换成电脑屏幕这些问题就都不存在了。可能我已经使用电脑太久,原本就经常在电脑上看数学电子书,所以完全没有这类心理障碍。
昨晚看了lgd的ti决赛,真是被恶心坏了,决定告别这游戏,再也不看dota的比赛。周六晚上找电子书因为哪里都找不到,就想着要不淘宝上也顺便搜一搜。结果书是果然没找到,我反倒突然想起来可以通过淘宝买steam国区已经不卖的钢铁雄心4的cdkey。不过最近既然有学习的热情,不管持续多久,在还没冷却前还是多学习比较好。研究这游戏感觉也需要花很多时间,看着各种设定就感觉是不是先读点二战的书比较好。前些天看到豆瓣上有人讲了这样一种现象底层人民不是读不懂文字而是选择视而不见。比如取票的时候宁愿乱按也不看提示语,但是如果提醒他们看提示语他们是看得懂的。我觉得这本质上是种阅读障碍。阅读是需要消耗精力的,当这类东西熟练度达到一定程度,这种行为反而会变得没那么消耗精力(后来看闲书的时候刚好看到有研究表明我这个想法是对的。)。对于需要消耗精力的事情,一般人是会本能地跳的。这种现象在所有人身上都会有,如果把中文换成英语,很多人都学过英语,但是看到大段英语的时候就会本能地想跳过。然后另一本书也刚好提到随着各种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人类的阅读能力在下降,保持专注的能力也在下降,一个佐证是美国总统大选的演讲稿长度都在越来越短(因为看的这两本书感觉都不怎么样,就不特意提名字了)。国庆的时候在家里帮母亲改快手的设置,我才第一次使用这类app,一个视频就直接怼在你的脸上,声音很大还停都停不下来,视频是全屏的,一点其他ui或者按钮都没有,一个视频完了,会无缝地自动播放另一个视频。这种完全剥夺人思考的app老实说给我很大的震撼。。已经完全是拿着多巴胺开关的老鼠了。对世界的这一走向多少还是有点伤心。总之之所以讲这个是想提醒自己阅读能力是需要专门花时间维持的,包括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虽然说起来很简单)。
另一个还没想清楚的问题是上一辈的人在下班之后似乎没有那么严重的疲态。我们这一代人则基本下班后只能瘫着,心力交瘁。对我自己来说工作带来能量大量消耗的过程主要是和各种人的接触。如果我自己学习一整天或者看一天书,通常只要看看动漫或者玩玩游戏,不到一小时就又能充满活力,但是下班后就没办法,能量是确确实实被消耗光了。目前能想到的就是社交的问题,如果是外向热爱社交的人,或许下班之后就能比较有精力?另一个能想到的点可能是多任务处理。现在的信息沟通渠道更多,多任务处理的情况可能比以前的人更加频繁。时不时就有电话或者即时通讯打断原本进行的工作,被打断后要恢复专注力需要比较多精力。有研究表明虽然很多人觉得自己很擅长多任务处理,但是对照试验下,多任务同时处理的人普遍效率是远低于单任务不被打扰一件件做下来的。暂时能想到只有这些┓( ´∀` )┏
某工作日中午补觉的时候突然梦到森,在梦里和森聊天,感觉是个非常还原的梦,聊的内容很具体都是我们见面确实会聊的事情。他生第二个孩子之后就没有见过面了,医生的工作原本就很忙,春节期间问过一次有没有空出来玩,当时他在处理小孩子生病的事情所以作罢。皓结婚后也完全没有往来了。总觉得如今大家生活上耗费的精力都太大了。单一个工作就足够把一个人的热情浇灭,小孩子则会把下班时间直接占满。人类是种没有想象中聪明的动物,一天接收的信息会非常强烈地影响思考模式,每天都不得不考虑工作和孩子的事情,基本就会形成思维模式,要想跳出去其实一点都不容易。
凉爽的空气带来了好精神,同时也唤起些许记忆。回忆着过往,也会想着如果让现在的我去和初中时的自己面对面地交流,我会和他说些什么呢。他肯定会对现在的我感到失望把。可是我有办法说服那时候的我做些不一样的事情吗?说起来那时候的我总是在烦恼信息获取渠道,书店里的书太少了。每周都会省吃俭用买杂志。互联网上的网站其实还不算多,但是总让那时候的我充满希望和向往,有很多人在做着制作电子书,和分享cd的事情……
想着让别人做事实在是种懦弱,还是得自己行动,树叶的沙沙声中有很多记忆——晚饭后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气温终于开始下降,脑海里是棋魂的op……